盘锦大米历史

来自:盘春锦龙合作社 发布时间:2022-10-10
摘要:盘锦也是“中国生态稻米之乡” “中国魅力湿地”之首,中国第三大油田——辽河油田所在地。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,大米、河蟹、芦苇、石油、海产等是大自的馈赠。盘锦大米更是因为外观品质、食味品质、营养品质,而享誉海内外。

   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,松辽平原南端,地处辽河入海口,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,1984年6月建市。目前全市总人口144万人,户籍人口129万人,区域总面积4063平方公里。辖盘山县一个县,双台子区和兴隆台区、大洼区3个区,辽东湾新区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2个经济区。
    盘锦也是“中国生态稻米之乡” “中国河蟹一市” “中国魅力湿地”之首,中国第三大油田——辽河油田所在地。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,大米、河蟹、芦苇、石油、海产等是大自的馈赠。盘锦大米更是因为外观品质、食味品质、营养品质,而享誉海内外。
自清·光绪三十三年(1907)盘锦早期的志书《盘山厅乡土志》记载盘锦水稻种植至今,已经有100多年。2006年盘锦市的两县-盘山县、大洼县(2016年4月28日挂牌由县变区)分别庆祝建县。我们有理由说:盘锦县史,即农垦史,水稻开发种植史,大米品牌发展史。

    盘锦农民对高产水到品种的探索,更是倾注了无数的心血,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不懈追求。盘锦自1913年到2006年试验的品种几十个,成功地选育了适合盘锦地质条件、水盐运动规律气候和条件气候的高产水稻品种。“近30年水稻品种至少更新过10代。”(《试谈盘锦的稻作文化》沈家驹)水稻在盘锦的盐碱地上历经,扎根是属不易,其品质的炼成,饱含了几代人的心血。实可说:盘锦“育一稻”。
      如今,盘锦境内哪里的稻米更 好吃,什么品种的稻米更 好吃,什么时候的稻米更 好吃,用怎样的方法做出的大米饭更 好吃,怎样保证盘锦大米常年好吃,盘锦农民的心中是一清二楚。盘锦农民对水稻生产、稻米加工、科学食用等诸多方面都已经驾轻就熟,挥洒自如。实可说:盘锦探索,水稻种植终成一“道”(科学思想、技术体系、设施系统)。盘锦农民正是寻此道路,依此道形,为人类提供了7亿公斤大米。
      百多年来,盘锦农民始终秉持自然生态的理念,与这片的土地和睦相处,共生共存。所以有了自然保护区-盘锦双台子河口自然保护区;有了稻田养殖,稻田养蟹,再到蟹田种植的循环生态生产模式的产生。随着盘锦农民生态认识的不断提高,生态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,盘锦农民正走在从绿色由有机的闪耀者人性光辉的生产、生活的发展道路上。
      盘锦探索与追求,终成一道(稻),成就了一方高产稻米,也成就了不屈不挠,积极进取,包容豪爽,志在高远的盘锦农民。


首页 联系电话 邮箱